中和论道第二十三期:师庭雄副教授作“希腊悲剧精神”学术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3-17浏览次数:805来源:研究生教务

2017年3月16日晚,由必赢565net官网哲学系、中和集团、社科处及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和论道”哲学沙龙第二十三期在西北师大教师发展中心如约而至。本期主题为“希腊悲剧精神——以尼采《悲剧的诞生》为主线”。本期沙龙由必赢565net官网哲学系师庭雄副教授主讲,必赢565net官网哲学系系主任王金元教授主持,中和集团洪涛董事长、必赢565net官网姜宗强副院长以及各位教师、学生爱好者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师庭雄副教授以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为主线,从希腊神话中日神阿波罗代表理性形象的光明之神,酒神狄奥尼索斯代表破坏之神的背景开始讲起。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悲剧表现手法,就是一种把毁灭性要素注入到文学作品中去的写作方法。这种毁灭性要素,要么是某种不可抗争的命运规定、要么是不合时宜的主人公性格、要么是峻厉峭刻的外在条件。每一个写作路向以最惨痛、最惨怛和最惨重的方式把气运的限度、人生的终端和世界的极值一一展露于我们的眼前,于是,我们被一种愁云惨雾所笼罩,无奈于沉沉哀痛。然而,从尼采的悲剧观来看,这些写作内容都未能触及希腊悲剧的实质。

在尼采这里,希腊悲剧就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果。酒神精神表现为情绪的放纵,破除一切禁忌,表现为狂欢和性欲的放纵,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对个体化原理的彻底摧毁,在艺术上的表达式更多地倾向于音乐。与酒神相反,作为造型艺术的日神精神通过梦的外观给恣意毁灭个体化原则重新厘定应有的尺度,让人类有秩序可循,让世界有层次可辨。从这个意义上说,悲剧就是酒神智慧借日神艺术手段而达成的形象化,其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具有音乐气质的酒神精神,唯有对个体化原理的彻底粉碎,才有可能一窥世界的形而上的深度。整个希腊悲剧艺术交织着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性。

然而希腊悲剧在无法自解的冲突中和后继的艺术家无法理解中沦亡了,现在,把悲剧奉为先妣和主母的新的艺术种类喜剧诞生了,在新剧中,把酒神因素从悲剧中除去,建立在非酒神的世界观基础上。由此,喜剧罄尽了一切深沉的本质。但是,悲剧一旦沦亡了,残留下来的喜剧也就庸俗和浅薄了,就变成了闹剧或戏剧。

希腊悲剧是世界独有的,现在只抛给我们一个僵硬的背影,不可再生,也不可复制,只可仰望、瞻望。在这样的世风中,要信仰酒神,信仰酒神精神,就是信仰生生不息的生命。

答疑环节,师庭雄副教授就“希腊悲剧的意图、酒神精神灭亡、生命冲动是否还有?破坏性之后诞生的美好是否也是一种悲剧?苏格拉底建立的概念、判断、推理与酒神精神的生命冲动是否可以调和?古希腊悲剧道路有没有其它道路可以走通?酒神精神的生命冲动与性的关系?”等问题做了认真解答。

最后,王金元教授作总结陈词:将师庭雄副教授讲的希腊悲剧精神概括为三点,一是浓浓的人文情怀;二是顽强的与生命相抗争的精神,在希腊,命运是注定的,但矛盾无处不在,我们更多的选择了适应,却没想着改变它,与它抗争。死亡不可避免,但生活的过程是自由的;三是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主讲人简介:

师庭雄,男,1977年5月27日生,云南通海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现为必赢565net官网副教授。

主要代表学术成果有:《从真理立场的改变看海德格尔“存在”运思的转换》,发表于《世界哲学》(CSSCI)2011年第1期;《准则与自由——从准则的获取看纯粹理性在实践运用中的辨证论》,发表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9年第2期;《作为存在之命运的技术的本质》,发表于《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3期;《思索的重负——时间与存在的思考》,收录于2004年“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存在之听与诗意之思——一种对海德格尔的解读法》,发表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已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1年“外国哲学”第11期);《林中悟读——思想在中西的意义》, 列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索引(2000年“外国哲学”第5期);《人诗意地在着——试论海德格尔的诗思同源》,收录入周国平主编的《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科学士)毕业论文精选精评 哲学卷》一书(西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流传之物与物之流传》发表于《乾——人文科学年鉴》2004年第一期,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供稿人:黄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