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堂(十四):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作“如何写好一篇博士论文” 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30浏览次数:96来源:研究生

 

11月29日上午,应必赢565net官网邀请,国务院马克思主义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邹诗鹏教授在必赢565net官网307会议室作了《如何写好一篇博士论文》的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由学院马俊峰教授主持,学院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生、硕士生近60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邹诗鹏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相关学科论文选题、立论、结构、学理等方面常见的流弊和误区条分缕析,指出有见地、有建树、有创新、有贡献的优秀博士论文,必须贯穿强烈的问题意识、基于深厚的学术素养、扎实的社会实践、鲜明的理论品质。 邹诗鹏教授认为,问题意识奠基于对经典原著和思想史的进入,攻读博士期间一定要吃透几本垫底的书;与此同时,应该努力培养一种实践感,将社会实践转变升华成理论思考,在思想中把握社会现实和回应时代主题。邹诗鹏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论文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为例,阐述了学术规范、理论创新的关系,强调要抓住实践问题,力争为人类的思想贡献理论资源。邹诗鹏教授以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区别强调了社会事实的真实性和主体性,讲解撰写论文所需的实证研究尤其是社会调查。邹诗鹏教授特别指出,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真学、真懂、真信,具备坚定的政治自觉和广阔的理论视野,树立正气、正派的学术人格和理论品格。

邹诗鹏教授的渊博学识精准表达让与会同学深受教益。邹诗鹏教授就博士生们提出的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解答。马俊峰教授作为博士生导师要求在读博士认真领会、学以致用、刻苦钻研,用优秀的论文为攻读博士完成学业划上精彩圆满的句号。

主讲人介绍:

邹诗鹏,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马克思主义学科评议组成员。工作经历:1993-1999年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学。1999-2001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5月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2003年下半年赴美访学。入选教育部2004年“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年7月调复旦大学哲学系。

研究领域:马克思哲学及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专长于生存论、人论、现代性社会与文化理论。

所获奖励:1.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2002年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3.《人学》合著,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2年,子项目)。4.“生存论哲学研究”,获湖北省政府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03)。